***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,南昌市***经济技术开发区
作者:ru4th 发布时间:2023-08-20 20:10 分类:生活问答 浏览:16
今年以来,南昌经开区充分发挥党建***作用,扎实推进基层治理,通过“突出整体美”“ 突出环境美”“ 突出产业美”,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。
突出整体美 提升乡风文明
“我现在有6积分了,可以兑换什么?”在南昌经开区案塘村“移风易俗积分制兑换超市”,村民何平启正在询问积分兑换情况。“今天有洗衣液、牙膏、毛巾等各类生活用品,商品上都标注了兑换所需积分。”志愿者耐心地解答。
案塘村围绕“乡风文明、生态宜居、治理有效”等方面开展积分制兑换工作,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,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,用文明行动赚取积分。“移风易俗积分制内容涵盖‘孝、善、勤、俭、美’几大类,村民通过参与孝老爱亲、移风易俗等活动获取积分。”案塘村村委会主任傅方仁说。
为有效推进移风易俗,南昌经开区还构建了“5+4清单积分制”,“5份清单”由村“三务”公开、小微权力、公共服务、村级事务、移风易俗构成,并结合乡风文明“七个倡导”活动,对村民言行进行量化积分;“4个要素”则由责、权、事、费组成,确保村级事务“权随责走”“费随事转”。
与此同时,该区以“党建链”***带动“产业链”“工作链”“服务链”,将党建促进乡村振兴作为绩效考核、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,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带头队伍,配优配强领导班子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强大动力引擎。目前,该区已培养“***型”支部书记5名,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0余名,引导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合作社3家、产业基地12个。
突出环境美 建设美丽乡村
走进南昌经开区乐化镇***坵自然村,微风拂面、绿意萦绕,干净整洁的道路、色彩鲜艳的墙体彩绘、错落有致的房屋,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。
***坵自然村现有53户230余人。去年,乐化镇以“两整治一提升”行动为主抓手,通过高起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高质量实施农村路域环境整治、高标准谋划农业特色产业提升,把一个曾经“脏乱差”的村庄建成了一个秀美新农村。
***坵自然村是南昌经开区推进“两整治一提升”行动,提升乡村“颜值”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南昌经开区投入资金5000万元,对辖区内的共同富裕样板村、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了“三清一改”整治、“一整四化”“八有”建设,其余27个村进行了“三拆三清三治”工作,其中乐化镇莲塘村已拆除危旧房屋47栋,清理残垣断壁92处,转运垃圾废弃物300吨,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有序。
此外,该区持续推进农村公路“白改黑”工作,投入2200万元,顺利完成辖区内9条公路的改造。同时,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环境提升工程,投入125万元,对辖区内23条国、省、县(乡)道路进行环境整治,共拆除非公路标牌216块,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712座,整治路肩52公里,清除路肩植物2145米等,整体改善了道路周边环境风貌。
突出产业美 发展集体经济
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,2019年,乘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“东风”,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龙潭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,对外投资、楼宇租赁、三产服务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,不仅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,而且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,收入大幅增加。
“我们村已经连续三年给‘股民’分红,只要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,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,不论年龄大小,一律享有股份。今年年初,我家就领到了8000元的分红。”村民李章畯开心地说。
南昌经开区积极推行“经营主体+集体经济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持续稳定扩大农村集体经济规模,增加乡村集体经济收入,带动农户增收。2022年,全区5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,收入超30万元占比87%。
此外,该区还结合“三权分置”“三变改革”,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、涉及项目资金以及其他各类扶持资金,成功培育了特色种养、冷藏物流、农副产品加工等19个经营主体,共带动86户脱贫户实现增收。同时,结合区域内务工人员多的特点,打造了2条烧烤夜宵街区,推动周边村民以摆摊等形式增收。
- 生活问答排行
- ***近发表
- ***新留言
-